上海仪表价格联盟

自动驾驶,信仰等待“充值”?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下半年以来,自动驾驶产业呈现出一种略显“诡异”的气氛,寒冬与火热在其中碰撞出一片迷雾。

一方面,政策利好之下,自动驾驶行业似乎已经开始回暖。各地测试场项目不断上马,自动驾驶牌照频发,“集邮式”拿牌照的企业也并不少见。

但另一方面,伴随着“泡沫将破”的声音,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融资也开始缩紧。如今,不少创业公司已经倒在了这条“康庄大道”上,其中更不乏知名自动驾驶公司的身影。

一边是如火如荼的政策放开,一边是慎之又慎的投资者,在迷雾中的自动驾驶行业,还要多久才能“飞起来”?

疲于奔命的“找钱”

众所周知,自动驾驶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,资本在该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,决定着每家企业的生存和消亡。

可是经历了前些年的投资浪潮之后,现阶段的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趋于冷静,想要获得大规模融资已经变得非常困难,若非拿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技术进展或是产品,是无法获得资本注入的。

换句话说,如何保持资金稳定是现行自动驾驶公司们面临的最大问题。

Drive.ai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企业,9月之前,其已经完成五轮共7700万美元,约合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。

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,Drive.ai未能落地所宣称的L4级自动驾驶,随即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,Drive.ai未能获得任何一笔融资,内部开始分崩离析,人员也相继离职。

曾经辉煌无比的Drive.ai,倒在了“找钱”的路上,最终也没能避免衰败的命运。

不光是知名的互联网企业,诸如Waymo这样的头部企业也不能摆脱资金上的压力。

今年年初,Waymo开始对外销售其LiDAR(激光雷达)传感器,只要与与Waymo核心业务RoboTaxi不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,均可以购买其产品。

显然,Waymo此举便是想要通过销售旗下产品反哺公司,维持资金链的稳定。但这似乎还不够,近日有消息传出Waymo或在寻求更多的外部投资。

据精选君了解,Waymo母公司Alphabet(谷歌)每年向Waymo至少投入10亿美元,却仍然无法满足Waymo的“大胃口”,自动驾驶的烧钱速度可见一斑。

背靠资本,仍难以落地

不仅是资金上的瓶颈,技术上的瓶颈更是困扰自动驾驶公司们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
互联网行业流传着一个说法:“从1到10很容易,但从0到1,却难如登天。”

而正是这0到1微小差距,压倒了绝大多数的自动驾驶公司。

,Uber曾预测2020年左右,汽车将不再需要人类安全驾驶员,数万辆完全自动驾驶的Uber出租车将出现在13个最大城市。

然而随后却被“打脸”,公司内部高级技术团队负责人表示,这些数字只是假设和估计。我认为这份文件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准确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来看,如今再也没有人敢说出这样的话了。

反之,即使是“领军者”Waymo,在面对技术门槛也也变得更加小心谨慎。

Waymo首席执行官表示:“自动驾驶汽车要在公路上普及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,在恶劣天气、建筑工地或紧急设备密集的地区等复杂环境中行驶,它们可能全程需要人的帮助。”

事实上,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、量产落地之前,烧钱的现状还无法改变,凛冽的寒冬也将持续下去。

困境重重,自动驾驶的未来出路在哪?

如果从谷歌2009年开启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研究开始算起,自动驾驶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。

在这十年的时间里,自动驾驶已经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。

仅技术层面,自动驾驶就涉及感知、高精度地图、定位、驾驶员监控、人机互动,路径规划、决策、动态控制、系统架构、系统验证等十多项核心能力。

此外,还需要法律法规、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支持,以及巨额的资金投入,仅靠一家企业难以实现。

正因为如此,可以看到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结为联盟,在技术方面相互取长补短,同时分摊研发成本,并出现了很多专攻某一项核心技术的初创公司,甚至连政府也开始参与其中,在路端给予一定的规划支持。

但即便如此,要实现大规模的全场景自动驾驶,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依旧遥遥无期。

这对于初创公司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征兆,因为目前很多初创企业都不具备“自造血”能力,而研发自动驾驶又需要巨额的投资,他们的钱从哪里来?自然是找投资人了。

但精明的投资者又怎会心甘情愿的一直投资一个项目,而不谈回报呢?当然不可能。

认清大势后,自动驾驶企业已经不再寄望于“遥远未来”,转而寻找让自己先活下去的机会。

换句话说,它们要证明有阶段性商业变现的能力。诸如自动驾驶商用车,如无人驾驶卡车、无人驾驶物流车、无人驾驶摆渡车等。

与自动驾驶乘用车相比,这些车辆由于运营环境相对较简单,且大部分场景对车辆的运行速度要求不高,运行线路较固定,更容易实现规模化落地,也能让投资者早日看到回报。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